截至10月10日,全国现存储能企业已超10万家;单2023年,全国新注册储能相关企业即高达5.02万家,约占总数的50%。
企业为何蜂拥储能?
笔者认为,企业蜂拥布局储能市场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国家“3060双碳目标”为储能行业提供了长期确定趋势。自国家明确提出“3060双碳目标”以来,有关碳减排的各方内容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国内目前已制定了庞大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也迫切需要开发安全可靠且具有经济性的储能技术,这将刺激储能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也是企业蜂拥布局储能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新能源配储需求大增。政策是推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近两年,储能相关政策密切出台,标志着我国储能行业进入了新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出台储能相关政策800多项,主要集中在储能规划、技术研发、实施方案、安全规范、市场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凸显出国家政策支撑储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安全和规模化生产。
三是工商业储能成为中国储能市场的重要增量。随着国内分时电价的完善和高耗能企业电价的上涨,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明显增强。同时,2021年国内部分地区由于极端高温干旱导致电力紧张和拉闸限电问题,也助推了工商业储能的发展。此外,由于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使得储能电池主要材料成本下降,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进一步凸显。
目前国内储能市场的竞争格局已初步显现,各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已基本确定,如储能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亿纬锂能等,家储电池系统领域的派能、华为、比亚迪,系统集成板块的阳光电源、比亚迪,中大PCS(储能变流器)领域的阳光电源、科华数能,以及第三方储能BMS(电池管理系统)龙头企业协能、高特等。若透过储能电池来看,国内储能电池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广东及江浙地区,其次是北京、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区,而宁夏、江西、云南、广西等省份虽然有企业分布,但数量极少。从储能电池的销量来看,目前中国储能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头部效应十分明显。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储能电池销量远超其他企业,合计占到7成以上,属于垄断竞争格局。并且随着国家政策对储能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行业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过剩风险几何?
随着企业的不断涌入,储能行业正面临重大的行业洗牌和过剩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储能市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不同储能企业的产品差异不大,比如大多数企业自身并不生产电芯,只做系统集成。
其次,储能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GGII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储能行业积极扩产,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连3成都不到。
再次,产能过剩引发价格竞争,进一步挤压企业盈利空间。调查数据显示,新型储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多数企业的毛利率大多不超过30%。原因在于,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主要受政策的驱动,即发电企业被要求在其发电过程中使用储能设备。由于储能项目的成本主要由发电企业承担,而储能的收益较为有限,发电企业通常更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储能项目,而忽视了性能和安全问题。这种趋势传导到储能供应商,导致了激烈的价格竞争。
最后,储能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商业模式和收益模式尚不明晰,这对于技术和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企业而言具有不小的风险。因此,储能行业将迎来一轮快速洗牌,随着储能市场逐渐成熟,那些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
笔者建议,对于急于涌入储能行业的企业,需要谨慎入局。
首先,企业应专注于主要业务领域的发展,只有具备足够资源和实力时才能考虑布局储能。因此资源和战略计划必须与储能行业的需求相匹配,而不是仅仅为了套现而跨界进入,否则可能会在储能竞争中受到反噬的风险。
其次,随着政策支持的不断增加,储能行业前景被资本看好,但同时也存在竞争激烈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个行业的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那些缺乏技术创新和市场运营能力的企业将很快会被淘汰。
最后,布局储能的企业需要明确定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可以选择储能产业链的不同领域,如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或工商业储能,根据自身优势明确战略定位。同时,由于储能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行业,因此企业应避免浪费资金和迷失方向,围绕自身优势破圈,以避免资金链断裂和增加风险。此外,在储能行业,人才和技术至关重要,不具备足够技术团队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杨希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