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23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市举行,期间举办了主论坛活动,来自国内外储能行业著名专家和企业家等业界“大咖”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视野,全新储能”的主题,共同把脉储能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为行业发展献智献策。
“世界储能大会、‘中国的新能源电池之都’是肯定与认可,更是挑战与期许和嘱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在主旨分享时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在未来储能产业发展中继续保持并扩大目前的领先地位,就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协同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探索产业链建设,积极应对技术变革的挑战,把握好新型储能技术装备发展路线多元化的特征。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行动联盟负责人伊琳娜·斯特凡诺娃主旨演讲。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行动联盟负责人伊琳娜·斯特凡诺娃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非常重要。她建议,应该确保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的驱动因素,储能企业以及集成企业应做好市场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欧洲电池联盟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演讲。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欧洲电池联盟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则分享了储能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市场观察,他预测电池储能市场将快速增长,增速将高于储能市场平均增速。
“未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国际能源贸易的主体,中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输出大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副校长吴明红认为,绿氨作为氢能载体,有望成为能源出口的主要路径。绿氨的能源属性、无碳燃料属性,使其在船舶和航空运输、氨燃料电池与动力系统,形成新的技术集群,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发表演讲。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要实现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可信赖、可持续。”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主论坛上发表了《可信可续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吴凯说,储能已从研发示范阶段转向快速商业化推广。作为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储能既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又触及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试错成本极高,不能走先追求速度再追求质量的老路,必须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质量发展。
吴凯希望,行业能够打造一个共享技术、分享数据、分享信息、生态共融的产业平台。在这个生态里,既可以有储能、有源网荷,还可以有能源交通、港口文旅等各行各业,推动储能在更广泛场景的共融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网、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企业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也分享了远见卓识,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视角。
主论坛上,10家国内外储能相关行业协会(联盟)还联合发布了《全球储能产业未来发展倡议(宁德)》,倡议加强储能技术创新、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共享国际合作成果。
宁德市政府发布《宁德市动力电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零碳岛”建设宁德宣言》,计划以三年时间,进一步培育提升动力电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凝聚共识、智慧与力量,以建设“零碳岛”为目标,全力谱写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主题论坛,来自储能行业的主管部门、权威专家、领军人士将围绕储能市场环境与形势、储能技术创新与安全、储能场景应用与潜力等热点话题,共话市场形势,共研技术趋势,共谋产业路径,共促高质量发展。(记者 叶伏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