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昌平区开展2024年“寻找昌平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对长期坚守昌平区、扎根基层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科技扶贫、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工作者综合考评,最终有28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2024年昌平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储能)首席技术官徐泉获此殊荣。
徐泉,中海储能首席技术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重点研发新型储能技术,业已成为电化学储能学科领头人,曾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一等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
徐泉教授长年奋战在科研一线,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对于学术探索孜孜不倦,面向新型储能科技前沿、面向能源低碳转型主战场、面向国家“3060”双碳目标,专注于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带领公司研发团队致力于铁铬液流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发,实现技术孵化与产业发展,攻克了铁铬液流电池中的析氢、反应活性差、能量衰减严重等技术瓶颈,成功开发出高安全、大规模、低成本、长寿命的新型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技术,纳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一个个成果突破来之不易。我们历时三年完成了铁铬液流电池结构优化及核心材料研发工作,进入技术放大与中试期,也迎来了公司商业化发展阶段。”徐泉教授说。
徐泉教授认为:“科研攻关不仅要有敢为人先的自主创新精神,还要善于凝聚团队力量,集智攻关。”为持续优化提升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他代表中海储能牵头成立了国内首个铁铬液流电池产业发展联盟,聚合众力融合众智,形成共促铁铬液流电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智慧、提供方案。
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新兴专业正持续走热,作为公司首席技术官,徐泉深知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他依托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公司工程研发中心,以产学研用体系建设为牵引,创建研究生联合培育基地,以研助产、以产促研,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行业标准规范制定等时代课题研究,助力公司畅通了教育、科技、人才、产业良性循环,实现了从研究型人才到产业化人才的转变,为推动铁铬液流电池创新升级带来强大支撑力。
为促进科研与科普深度结合,徐泉教授勇担社会责任,参与撰写了《能源仿生学》本科教材与《液流电池与储能》研究生教材,其中《能源仿生学》教材获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类一等奖。完成《铁铬液流电池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专著出版,十四五规划本科教材《液流电池与长时储能》正在撰写中。同时,他带领团队深入公司周边社区,科普双碳战略、能源安全、新型储能等能源电力领域的热点话题。
徐泉教授表示:“公司目前在国内已有多个示范性项目,从千万级别、兆瓦级别到10兆瓦级别项目逐个落地,并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和验证。”为此,他信心坚定、目标明确,带领公司研发团队不断向新型储能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持续研发高电流密度、高电压效率、低循环衰减性能的新一代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出最美的“科技之光”,为公司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海储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