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至16日,由台达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2023台达电力电子新技术研讨会”在苏州吴江举行,探讨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及其应用等热点话题,交流新型电力系统等交叉学科领域。台达也从今年开始,在原有电力电子科教两计划资助范围及10所合作重点高校基础上,增加电力系统著名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和湖南大学,并正式启动“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专项“资助,每年立项2个项目,提供各300万元研究经费,借此鼓励高校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助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等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
本次会议期间再度举办“台达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高峰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汤广福院士及王成山院士作主题报告,12校400多位专家与师生深入交流新型电机与传动控制、大功率电力电子新器件等议题,希望促进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智能制造、功率器件及应用等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会中还公布,2023年湖南大学帅智康教授获得“中达学者”荣誉称号,合肥工业大学王佳宁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马柯副教授获得“中达青年学者奖”,清华大学等校共61位研究生获颁奖学金。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日益凸显。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科教两计划主任李泽元教授表示,今后二、三十年,会看到大量可再生能源进入电网,变成一个个分布式的微电网,集合成一个大的电网系统;其中,会有很多电力电子设备在智能电网中出现,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科教计划设立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专项,不仅是要促进电力电子及电力系统跨学科合作的文化改变,更具有当前行业内技术创新研发的前瞻性。电力电子新技术研讨会已走过二十多个春秋,非常感谢历年历届参与研讨会的院士、教授、学者、师生为推动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的努力。期许与会师生及产业界研发人员,在将来的智能电网及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上,能做出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和贡献。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与电力电子学科及技术发展有很大关系。台达以电力电子为核心技术,持续投入产品的创新研发,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推动节能减碳,整合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车充电的能源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就是团队积极努力的方向。
在“台达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高峰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成山,及台达能源基础设施暨工业解决方案事业群资深处长艾祖华博士,分别就“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系统清洁转型发展路径”、“新型配电系统与电力电子技术”及“储能系统技术发展与综效”等主题进行精彩分享。专家认为,能源转型面临巨大挑战,在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系统、氢能与储能、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领域有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新型电力系统需要通过电力电源清洁化、电力系统柔性化、电力系统数字化、电力电子化“四化”发展,推动能源转型,转变发展方式,升级与重构电力系统。
荣获2023“中达学者”称号的帅智康教授来自湖南大学,长期从事大功率电能变换与控制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在技术研发、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多项成果与荣誉,他主持的多个项目实现了工程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会议期间,台达还举办“筑梦讲座”,提供12所高校获得台达奖学金的研究生在科研发展与就业方向的建议;同时安排台达8K投影观赏,影片内容包含台达在能源基础设施及电动车的应用案例、获得2022年“休斯顿国际影展“的长篇纪录片金奖《珊瑚礁鱼》及短篇纪录片金奖《与大翅鲸同游》两部海洋影片,以超高画质的8K影像,带领观众深入缤纷多彩的湛蓝海底世界,唤起大家更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2000年起,在台达集团创办人郑崇华和国际著名电力电子专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李泽元教授的共同倡导下,台达设立“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邀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10所重点大学参与,促进高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等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并自2023年起,增邀华北电力大学和湖南大学加入,进一步探索建立电力电子及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等交叉学科创新性研究。计划包含支持高校教授开展科研,奖励优秀硕、博士研究生,举办电力电子新技术研讨会及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高峰论坛等。并自2001年起,通过评选“中达学者”及“中达青年学者奖”,举办中达学者专家论坛,奖励从事电力电子及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创新研究的杰出教授、副教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