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决定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人人都热衷于讨论算力的今天,另一个隐藏问题已经悄然浮现。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和荷兰、瑞典等国的全国用电量相当。电力或许将成为算力的掣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走向“峰值”,电力产业也将迎来尽头是新的巨变。
AI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大模型“百花齐放”,能耗增长问题也逐渐凸显。自然语言处理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支撑,包括GPU等硬件设备、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电力。目前,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所要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已经超过整个地球可承载的30%以上。交通、能源、通信将形成新的范式矩阵,交通指向动力,能源指向速度,通信指向融合,这将会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范式,其中就需要新的能源系统与之匹配。
AI将加快整个能源体系的改革
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重建能源体系,尤其是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体系,也就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未来,建设超算中心、数据存储、数据传输……人工智能相关设备的整条产业链从逻辑上都应该率先实现绿色化。由AI推动的耗能大幅上升,可能会加快整个能源体系的改革。
到目前为止,要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无论是生产发电端还是输配端、需求端,客观上还需要以火电为主。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二是可控,便于“削峰填谷”调节用电平衡。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又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进行面向未来的改革。长远来看,新能源、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智能电网管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精准预测与调度优化,包括对各个区域、企业、用户的用电量、用电习惯、季节性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精准地安排发电计划和能源分配。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还能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所面对的可调容量、惯量下降问题,促进电力电量平衡。
二是加强电力市场监管、开展电力交易。例如,电力市场交易数据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分析,从海量数据中挖掘规律,识别异常模式,保障公平竞争和稳定运行;同时,通过智能算法优化交易撮合机制,保障较低的交易成本。
三是能效管理和节能减排。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产业、企业、工厂层面的能源消耗,识别能源浪费和低效能源利用问题;另外还可以对建筑物进行用电模式、用电设备的智能化调控。
大模型时代下的中国机遇
大模型时代为中国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了重要的机遇。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这些产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管理能源生产、优化设备维护、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促进市场化交易以及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目前,中国光伏行业的全产业链已覆盖全球各个环节的70%以上,某些环节甚至超过90%。无论是硅片生产、单晶的金刚线切割,还是技术应用框架方面,中国都在全球拥有明显优势。至于风电行业,中国在关键部件的加工制造方面具有优势,通过成本降低和规模化生产,发电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未来,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分配方面。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系统的发展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整体能源效率。
作者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