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电联副秘书长兼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会长刘永东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刘永东表示,当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迅猛,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构建。
中电联副秘书长兼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会长刘永东 图/主办方供图
刘永东表示,如今清洁能源发展迅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6%,其中,水电装机4.36亿千瓦,风电装机5.2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8.87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6亿千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24年底,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127万千瓦,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同时,分布式江南足球意甲直播 在乡村振兴和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装机达3.7亿千瓦,为城乡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外,刘永东指出,我国电力系统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总长度突破4万公里,跨区域输电能力显著增强,为清洁能源消纳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西电东送”工程中,特高压输电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2024年全国跨省输送电量达2万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
刘永东表示,储能和氢能技术快速发展,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抽水蓄能5700万千瓦。
此外,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氢能的能源地位,这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氢能产业链也在加速布局,为未来能源系统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永东介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我国在光伏、风电、新型储能、氢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例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效率突破28%,刷新了世界纪录;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26MW;全球最大百兆瓦时级别钠离子储能项目、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陆续投运;全球首台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试运成功。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我国能源装备的全球竞争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智慧。(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陶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