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动汽车 > 新闻

多重因素驱动,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行业远期发展空间

中国证券网发布时间:2023-12-26 10:35:39  作者:崔国涛

  伴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显现,由气候变化引致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掣肘,大力推进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的绿色发展模式迫在眉睫。为了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近年来全球各大经济体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根据CleanTechnica统计,2012—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速高达55.1%,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6.4%至1009.1万辆,渗透率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至14%,销量及渗透率均创历史新高。

  在我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93.4%至705.8万辆、688.7万辆,产销量连续8年位列全球首位,2012—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长率为87.6%,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2023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3.9%、37.8%至735.2万辆、728万辆,渗透率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至30.4%。尽管受高基数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第一,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的阶段,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当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后,整个社会的碳排放强度开始趋于下降。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开始由依赖粗放投资拉动模式向高质量发展切换,发展绿色经济是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就绿色低碳发展形成共识,自上世纪80年代末即开始以国际协作的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和国际公约。其中,2015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所达成的《巴黎协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提出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且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围绕以上目标制定相应战略,已有众多国家或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提出“双碳”目标展现了大国担当,而且承诺的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周期较短,如何应对经济社会现代化与节能减排的双重挑战可谓任重道远。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全球碳排放占比高达26%,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

  第二,政策加持,促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在起步发展阶段普遍存在续航能力不足、配套充电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各国多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对行业给予扶持。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全球各经济体纷纷出台一系列接续政策驱动行业进一步发展。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期间经历多次动态调整,财政补贴政策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产业链及价值链的构建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9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自2018年4月1日正式实行。在双积分政策实施过程中,技术标准亟需更新、积分交易市场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逐步显现。为了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多部门于2020、2023年先后两次对双积分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最新版于2023年8月1日起施行,新能源汽车积分与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电耗相关,相应标准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倒逼企业加速产品创新及技术升级。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成本、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汽车采购数量,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落地有利于驱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第三,成本下移,新能源汽车性价比逐步显现。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目前已经逐步过渡到市场需求牵引阶段,新能源汽车性价比、用户体验度、相关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因素将是决定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长期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此前,由于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及制造工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尚未成熟、规模效应尚未显现以及动力电池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同等配置的新能源汽车售价往往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动力电池在纯电动车成本中的占比为40%,其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构成,其中,正极材料成本占比约为45%左右。碳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正极材料,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度攀升至60万元/吨左右,在此背景下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同时吸引了很多巨头跨界切入锂电领域,行业产能急剧扩张。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震荡下行,据安泰科数据,11月13日国产碳酸锂(电池极,99.5%)均价为16.6万元/吨,较1月3日均价大幅下降67.45%,原材料价格中枢的下移有利于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此外,随着动力电池企业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技术迭代升级,动力电池价格走低也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的下移。新能源汽车在保养成本、能源成本方面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优势较为明显,在二手新能源汽车评估体系逐步完善的情况下,保值率提升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进一步下降,进而加速替代燃油车的进程。综上所述,在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扶持政策的不断加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下移等多重因素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前自主传统车企加速布局,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加速新能源转型,造车新势力快速崛起,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切入,针对消费者高标准、高性能体验的购买需求,各方在产品综合性能、细分赛道上持续发力。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市场格局也将持续演化。尽管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率不足、全面市场化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依然突出,重资产、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等行业特点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融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快,部分新势力企业技术研发投入高且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链存在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短期无法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往往因缺乏相应抵押担保而无法及时有效融资。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专业的绿色金融人才规模较小,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层次理解相对不足,对产业发展前景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判断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难以有效匹配车企差异化的需求。往前看,高强度的研发创新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突围的重要前置条件,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吸纳能力是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渠道畅通:

  第一,创新推出多元化金融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需要金融机构根据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及具体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构建能够涵盖多维度、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投资、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绿色普惠金融等,通过多种金融产品协同构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逐步解决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手段相对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其融资渠道从单一的银行借款和自身资金积累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延伸。

  第二,加大关键技术攻关融资支持力度。充分考虑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特征,着力破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资中的痛点、难点与堵点,加大产业链技术攻关的金融服务力度。沿着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芯片制造、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汽车金融等环节,逐步构建“零部件原材料—整车生产—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金融布局,将信贷、IPO、再融资、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多种渠道打通,培育孵化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具备前瞻性的中小企业,积极补足产业链短板,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质效。

  第三,发挥开发性金融中长期融资保障作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天然的高风险属性,其回报周期长且技术迭代不确定性的特点突出,开发性金融机构可研究运用长期、低息金融产品,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研发及技术改造,加速产业升级进程。通过投贷联动、产业链融资等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展,助力加快新能源汽车行业强链补链。对于研发实力突出、征信记录良好、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可以加大研发贷款的发放力度以匹配相关企业的资金需求。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国家产业政策持续引导及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近年来产业体系日渐完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与消费者对高性能、高标准产品的需求适配度大幅提升,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展望未来,基于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在金融支持效率提升的前提下,高质量发展进程有望提速。(作者系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研究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崔国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