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企业管理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创新资源“活”起来 创新成果用起来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5-02-11 14:57:20

  近日,山东省总工会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省级决赛获奖成果名单,以及“齐鲁大工匠”“齐鲁工匠”和“齐鲁巾帼工匠”培育对象等表彰名单,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多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多名职工获得表彰,获表彰数量在山东省各参赛单位中居首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国网山东电力把深化职工创新创效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搭建职工创新平台、优化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让企业各类创新资源“活”起来、各项创新成果真正用起来,持续提升职工创新能力。

  聚焦平台建设 厚植创新创效沃土

  国网山东电力把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创新的主阵地,强化创新创效、实训实践、传承传播、成长成才四项功能,建成以“大国工匠”王进、冯新岩,“齐鲁大工匠”牛德成等创新人才领衔的创新工作室811个,吸引1.8万余名创新人才加入。据统计,国网山东电力70%以上的创新成果来自各级创新工作室。该公司还牵头建成山东省电力工匠学院、新能源工匠学院,培养高水平工匠人才。

  2024年12月29日,在位于费县的500千伏蒙兰Ⅰ、Ⅱ线检修现场,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专业员工利用无人机仿线飞行技术,完成迁改区段新建线路的验收工作。该技术代替了人工登塔走线作业,避免了高空作业风险,大幅提升线路验收效率。无人机仿线飞行技术由该公司“进·新”创新团队自主研发。

  2023年,王进、冯新岩联手组建了“进·新”创新团队。这支团队吸纳了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王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冯新岩劳模创新工作室中的输电运检、变电检修专业技术骨干,研制出了输电线路无人机多功能载荷应用装置、变压器典型局部放电信号模拟装置等多项创新成果。这些成果辅助诊断处置超高压、特高压电网设备缺陷百余起。

  为解决职工创新力量分散、低效创新等问题,国网山东电力组织科研支撑单位和市县供电公司联合组建职工技术创新联盟,挖掘整合优势资源,动态发布专家人才、创新工作室、青年创新项目“三项清单”,搭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平台。自2020年职工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以来,国网山东电力先后实施128个联合攻关项目、48个重大揭榜挂帅项目,重点扶持128名青年创新人才。职工创新实现由单体向联盟转变、从分散到互联升级。

  聚焦机制优化 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2024年7月,烟台供电公司联合烟台市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在烟台供电公司和烟台市总工会的组织下,山东超高压公司两名“大国工匠”和烟台市7名工匠人才携手联动,陆续为烟台市16条重点产业链的企业送经验、送技术,提供全面精准的科技服务。

  2024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持续优化职工创新机制,制订加强职工创新创效12项重点措施,从资源投入、成果培育、人才培养等全要素发力,构建“工会牵头、专业主导、双创中心支撑”的工作机制。该公司还坚持“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理念,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立功竞赛、职工双创活动,并策划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等,激发职工创新动能。

  以往,创新成果大多是结果激励或一次性激励,激励力度有限、激励效果不明显。为此,国网山东电力从奖励标准、奖励方式、奖励周期和列支渠道等方面着手,探索职工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激励政策的实现路径。该公司畅通资金投入渠道,从科研经费中专门列支职工群众性创新经费,支持职工开展“五小”创新活动;设立职工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制订成果转化中长期激励办法,保障重点创新项目孵化转化,提升职工在创新创效工作中的获得感。

  2024年,国网山东电力1个项目入选全国总工会职工创新重点扶持项目,22项成果获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5家单位、5个创新工作室获评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省级创新工作室。

  聚焦成果转化 强化创新价值提升

  2024年4月,成武县供电公司入账了一笔近百万元的款项。这是该公司职工创新成果多功能电力施工车对外销售的收益。“为了解决供电所在野外施工时大型机械无法入场的问题,我和同事一起改装了所里的农用三轮车。改装后的三轮车可以完成电杆运输、拉线制作等工作。”成果主创人、该公司汶上集镇供电所副所长牛德成说,“一些施工队看到这车好用就想购买,但因为改装的车没牌照,上路就成了问题。多亏服务基地给咱提供的专业转化服务,帮忙解决了相关问题,施工车才能规模化推广。”牛德成提到的服务基地,就是国网山东电力联合山东省总工会打造的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

  2020年,国网山东电力向山东省总工会汇报,提出政企联合构建“四个一”职工创新创效服务体系的思路,致力于解决创新资源支撑不足、创新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

  2021年10月,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建成投运。该基地以“服务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创效”为宗旨,引入市场化模式,开展市场化运营。国网山东电力从各基层单位选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家人才、劳模工匠等组成专家团队,开展成果鉴定评审和转化价值评估,提升成果转化效率;组织该公司职工参加转化经理人培训认证,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转化经理人队伍,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专业指导。依托两支队伍,基地常态化开展职工创新成果价值评估、路演拍卖、交易撮合等业务。

  国网山东电力还发挥互联网平台覆盖面广、沟通效率高等优势,搭建了基于手机移动端的“鲁班双创网”线上服务平台,为基地开展业务提供全流程信息化支撑,实现了“创新需求一键发布、成果转化一键申请”。

  截至目前,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已汇集全省各行业1162项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多功能电力施工车、多功能光伏用断路器、输电线路防外破智能警示保护装置等50余项成果。(葛畅)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