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必须充分利用中国水、风、光资源丰富的禀赋条件,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76吉瓦。考虑到中国水、风、光能源的规模差异性,以及水电自身灵活性强、开发潜能大、技术成熟等特点,利用好中国独一无二的水电资源有利条件,实现化石能源清洁替代,必将是助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国家新型能源战略布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
水电产业发展的关键难点
水能资源与用电负荷空间逆向分布。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西南6省市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总量的70%;水能资源理论蕴藏年发电量为445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水电75%。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中东部及沿海地区。通过西电东送中线、南线工程基本上完成了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华南、西北跨省跨区域输配电通道建设,为解决我国水能资源与用电负荷空间逆向分布问题提供了工程基础。但跨区域大规模输配消纳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弃水弃电与拉闸限电并存。
水电开发经济成本较高,水电受季节影响大。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兼具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多重功能,但真正用于产生经济回报的只有水电输出一项功能,水电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水电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四川、云南地区甚至出现水电下网价格高于江苏等用电端火电价格的现象。同时,受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影响,水电开发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季节波动、年度波动显著,加大了水电替代化石能源的难度。
水电开发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水电开发会减少典型河段生境多样性,减弱流域的流量年际变幅、水温季节变幅,影响鱼类繁殖行为、缩短鱼卵生长期,改变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2000年至2019年,长江上游流水河段长度由4404公里减少为2905公里,相应流水河段比例由97.6%降低为64.4%。20世纪80年代金沙江下游鱼类多达141种,而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后,仅调查到鱼类78种。
水电开发面临移民难问题。水电工程多在西南高山峡谷地区,普遍面临土地贫瘠、人多地少、文化多样等移民问题,现行移民补偿安置政策和技术规范面临一些问题,传统的以土安置、异地远迁模式并未能保障移民适应新生活,甚至出现不少返迁移民,移民难始终是水电开发最为显著的社会问题,也制约着水电开发进程。
水电产业助推碳达峰的关键举措
面对后疫情时代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水电行业应当承担起担当碳达峰、碳中和“加速键”,筑牢保障国家可持续能源安全“绿色基石”的时代重任。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谋篇布局,推动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生态优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水电产业。统筹水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围绕“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水电开发指导思想,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制定合理的水电开发规模和强度规划。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减轻水电开发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采取分层取水、鱼类增殖放流、人工鱼巢、生态鱼道等多种保护措施,减缓水电开发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科技赋能,外引内培,积极推动通道建设。提升电网工程的输送效率。提升远距离输配电的基础研发能力,探索精准预测、场景应对、联调联供的电力产能适配技术,进一步提高现有输送通道的利用效率。持续推进输电技术升级,增强输配电网效能。协同推进各级电网配套工程建设。在统筹规划国家骨干电网工程基础上,地方电网应积极对接国家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地方各级电网配套工程建设。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健全水电投融资机制。充分利用国家能源通道,多措并举,促进水电开发共建共享。用电方积极投资参与西南水电资源科学利用。地方用电主体应着力沿国家能源通道主动追踪在建水电工程,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完善资金、技术等多种投入机制,积极参与沿通道水电工程建设,提升水电供给量。进一步提升水电外送的法制化治理能力。积极推进水电输配的中长期交易合同管理制度,重点保障规模、价格、组织管理三方面。完善水电开发收益共享机制,加大水电移民后期扶持力度。落实《关于做好水电开发利益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19〕43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水电开发收益分配机制,协调水电供需双边政策发展,优先保障移民权益;尊重移民意愿与地区实际,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移民精准扶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