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周晶、唐佳)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围绕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提出多份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
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进一步提升电力资源配置能力,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舒印彪表示。
舒印彪介绍电化学储能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近年来应用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装机容量已超过300万千瓦。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电化学储能是新型储能的主要形式之一,当前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舒印彪看来,为推动我国电化学储能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我国电化学储能发展专项规划,根据电力系统调节需求,确定各地储能容量,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同时,舒印彪还鼓励建设“共享储能”,通过电网系统统一调度,实现储能在不同新能源场站间共享使用,所得收益按参建企业投资比例分配,并整合产学研用资源,加快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低成本和长周期存储等关键技术。
让煤电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保障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下,高效清洁可持续地利用燃煤发电成为煤电行业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舒印彪看来,当前,煤电行业落实“双碳”目标,还面临着煤电上下游矛盾、煤电调峰和辅助服务定价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统筹考虑,通过科学有序的改革,逐步加以研究解决。
“为更好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应加快建立煤炭电力长效互保机制。”舒印彪建议,可建立以5年或10年为周期的煤电长协机制,确保煤炭、电力行业均有合理稳定的利润水平。同时,加速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尽快出台容量电价办法,加快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实现各能源品种之间利润的公平分配。另外,在国家层面加快研究煤电机组延寿政策,出台机组寿命评价和延寿运行管理办法,推动低排放、高效率煤电机组到期继续发挥存量价值。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建议国家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舒印彪建议,积极发展电热汽水联供技术,提高生物质掺烧、劣质煤发电、垃圾和污泥耦合发电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
提升碳排放国际标准话语权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2021年10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提出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舒印彪认为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及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形成科学高效的碳排放社会治理体系,也是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舒印彪建议:
一是加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开展碳排放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尽快补齐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披露、认证和标识等关键环节的短板,完善核算标准与核查机制,建立低碳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标识制度。
二是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制订更多由我国主导的碳排放国际标准。
三是打造碳排放标准国际认证龙头企业。加强与国际知名标准及认证机构合作,打造国内碳排放标准国际认证企业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排放标准制订和认证检测服务中介机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