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凉渐起,年丰时稔已近。由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承建的成都东部新区西一线跨绛溪河大桥顺利合龙。
该桥定位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城市地标性景观建筑,造型优美,曲线流畅,远远望去,大桥拔地而起,犹如一位优雅的曼妙舞者,缓缓摆动身躯,与河岸景色相得益彰,展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高标准、高定位打造公园城市地标
按照成都市加快融入“双循环”,坚持高端化、国际化原则,全力推进成都东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园城市典范的要求,水电七局快马加鞭进驻成都东部新区,秉承高标准、高定位的建设理念,致力于将西一线跨绛溪河大桥打造成为新区城市发展、生态景观地标。
2019年4月,大桥在全球范围内发布桥梁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吸引40余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报名,其中不乏国际最为知名的顶尖设计团队,将自己的“看家作品”带到评审现场,经过汇报、视频、模型等形式竞相比拼,最终英国扎哈·哈迪德有限公司夺得设计权。
“要打造标杆,必须要有开放的眼光,将世界上最顶尖的设计团队和理念技术引进来,我们有信心将大桥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工程。”项目经理李春权介绍道,西一线桥梁设计十分独特,不仅桥面走向适度弯曲、与灵动的水面相得益彰,而且两侧高达30米的桥拱逐渐倾斜、慢慢合龙,在保障景观性的同时为车辆和行人提供别样的通行体验。
大桥为下承式钢系杆拱桥,桥梁宽度51米,主跨跨径175米,拱肋高度30米,桥梁全长308米,钢结构总重超过11000吨,采用钢结构,现代风格与生态自然形成反差碰撞,让整个区域的效果更加具有生机。桥下空间用于建设亲水公园、步行平台,让人与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期望将这里建设为人与自然协调的高品质环境,不仅能突出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综合考虑车行和步行的需求,创造一个连通、低碳的城市区域。”
精心组织 全力保障施工进度
“完美的设计是建好工程的‘硬门槛’,而工程建设的推进落地,离不开有效的施工组织,保障大桥建设满足设计要求”。水电七局抽调拥有丰富桥梁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最优的施工队伍,会同国内知名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确保施工管理和技术完美呈现。由于桥梁定位城市地标性景观建筑,造型优美,曲线流畅,国内能借鉴的类似案例几乎为零。
“没有借鉴,那我们就开先河。”项目部超前策划、多方协调,将施工方案细化,深入研究桥梁结构、施工、钢结构加工、安装等多个专业,为桥梁从理念方案到“原汁原味”落地提供技术信息保障。
开工以来,在克服异形边纵梁及拱肋加工制造困难、超大超宽构件远距离运输、新冠疫情、破纪录高温等不利因素后,大桥于2020年3月17日首桩开钻,6月3日第一个承台浇筑,第一阶段的下部结构施工于2021年8月2日全部完成。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一线职工铆足干劲,持续作战,顺利实现第二阶段桥梁钢结构安装新的突破,为顺利实现合龙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攻关 匠心筑造行业精品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七局人的不懈追求。随着下部结构的施工完成,大桥主拱制作及吊装等系列技术难题接踵而来。
由于扎哈风格独特的建筑曲线,且方案设计核心是将结构本身作为景观雕塑进行呈现,即空间扭曲造型的钢板直接作为结构构件参与受力,这给桥梁的结构设计、加工制造带来了巨大挑战。
该桥边纵梁与拱肋为双曲面,共计分为147个节段,双曲面钢板达到1100多张,且每张形状各不相同,压弯定型工作量巨大,复杂的钢结构必须采取板壳单元有限元仿真分析,而且传统的二维图纸已经无法表达,项目创新采用施工图设计直接交付三维BIM模型,作为钢结构加工制造的依据。
因拱肋和边纵梁呈空间扭曲形态,所有节段均不相同,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利用项目部研发的双曲厚板加工制造关键技术,通过BIM技术配料,采用一胎一模加工,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了大桥一次压型准确率。在桥梁的拼装上,为完美呈现桥梁的曲面形态,桥梁采用工厂预拼装与三维扫描实体构件数字预拼装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钢结构制造精度与节段间的拼接精度。施工过程中逐段安装逐段测量校核,并实时进行节段空间位置计算、微调,最终实现了现场零节段返修,保障质量和美观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工期。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针对拱梁结合段腹板与顶板最小夹角,结合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研发的22°小夹角超厚板焊接技术,超过国内规范要求极限。
通过制定详细的制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焊评试验,在不同层间采用不同的电压电流和焊接速度,并在单层填充时保持电流的稳定,经过212道焊道、31层焊接后,完成小夹角超厚板试件焊接,并通过无损检测要求,实现22°小夹角超厚板结构的焊接加工。此项新工艺的研发突破了国内焊接规范,达到国际焊接水平,完美呈现设计理念,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更多的技术参考。
合龙现场
大桥全貌
建成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