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渔光互补”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江西水电发布时间:2023-01-09 13:41:17  作者:叶联华

“天苍地绿沐祥辉,白鹭低飞林声随。清波倒影胜琼瑶,仙人流连不思归。”踏进广东省潮州市归湖镇,云彩、空气、风景、流水……令人神往的佳境,连轴转换、变幻、舒缓、清新,能感受到大地的柔慈温良、感悟大自然的博大深邃,令人赞叹不已。

俯瞰江西水电承建的粤东最大规模“渔光互补”江南足球意甲直播 站华能广东潮州潮安归湖凤东村光伏项目,在1111余亩鱼塘上超15万块的江南足球意甲直播 板排列整齐,在朝阳下闪闪发光,源源不断地为潮州输送清洁能源电力,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动能。项目采用“一地两用,渔光互补”新型发电模式,以“发电、养鱼、环保”一举三得,打造地标打卡景点,绘就乡村新图景,多点发力助力乡村振兴。

勠力同心 “拼”出乡村新景象

蓝天白云下,一块块电池板仿若晶莹剔透的钻石,镶嵌安归湖凤东村鱼塘的澄澈水面,汇成的蓝色海洋,与村庄相互映衬,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忙碌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更谈不上周末休息。通过全体施工人员通力协作和责任担当,从而确保了项目工程节点稳步推进。从6月12日第一根管桩在一阵响锤中顺利达到标高,到8月6日完成第一个发电单元江南足球意甲直播 板安装;从9月28日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到11月15日升压站土建施工完成;从12月2日主变压器安装就位,到12月31日一、二次设备全部完成调试、项目并网送电……所有里程碑节点无一例外按时完成。

去年7月中旬,管桩施工逐渐进入高峰期,因地处延山地脉,底层地质坚硬等原因导致进程缓慢,连续几天每天只能打完10余根管桩,按照这个进度根本无法在既定工期内完成管桩施工任务。项目部第一时间再次进行了现场地质勘探,最终在各种方案的商讨与试验下,改进施工方案打破困局。在8月初同时投入8台打桩机,作业人员每天顶着烈日,面对地表及水面上空气高达5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在一个多月的持续高温中完成了全部管桩施工,如期推进工程进度,并在首次华能对管桩监督检查中得到专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工程施工后期,光伏组件验收、逆变检验、箱变调试、集电线路试验、开关站全设备联调联试、110千伏送出线路验收及测参,特别是联调过程中需要潮州供电公司及各设备厂家加班加点协调、协作等,工期紧、任务重是项目面临的最大难题,给管理团队极大的压力。项目部改变管理模式,由“周清”改为“日清”模式,变“周项目例会”为“日工作协调会”,每天将现场问题汇总、讨论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方案,“今日事今日了”,及时解决工期进度、专业协商、各区域各专业工作配合等环节过程中的问题,促进项目工程有序推进。

1200余亩的江南足球意甲直播 场区,共用高强预制管桩25490根、单晶硅双面电池组件153832块、箱逆变一体机22台,拼成22个发电单元……一系列的数据,最终在鱼塘水面上打造成“光伏海”。这一切,是项目部全体人员勠力同心打造出来的成果,“拼”出绿色乡村新景象,与不远处的山水景色形成了一幅和谐画卷。

锐意创新 “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归湖凤东村光伏项目江南足球意甲直播 板蓝色“海洋”与蓝天融为一体,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耀眼光芒。每年为当地输送绿色能源电力约1亿千瓦时,占潮州用电量1%,增加了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有效减少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实现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量8万吨。成绩的背后是项目部全体人员齐心协力、锐意创新,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借助归湖凤东村光伏项目建设,推动乡村经济绿色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承载着江水人践行“双碳”战略使命,再次交出了江西水电转型升级的“亮眼”答卷。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从工程高峰期开始,项目部每天下班前都会集中在一起,大家出谋划策,通过无数次的思维碰撞,攻坚克难推进施工的‘金点子’就在激烈探讨中酝酿出来……”项目经理王红介绍说,从开工以来,项目部努力克服征地难、疫情防控、设备材料供应滞后等诸多不利因素,保质保安全完成里程碑节点目标,顺利并网发电。特别是在后期各专业交叉施工高峰期,每天下午5时准,各区域、各专业管理人员准时集中在会议室开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当天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得以顺利推进工程建设。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为确保工程质量,质检员陈万的回答朴实而坚定。开工伊始,项目部就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保证措施。坚持深入现场查找问题及时纠偏,从开工准备、原材料进场,到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及项目验评,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养鱼就怕夏天水温升高,鱼会停止生长。光伏板对水面的遮挡有效抑制水温,有利于鱼苗的生长,也减少人工增氧消耗电力……站在高处看光伏阵很壮观,凤东村风景比原来更美了。”鱼塘承包户林明辉告诉笔者,工程项目部通过半年的努力,地制宜将水塘、洼涝地打造出“渔光互补”项目,让村里1200余亩鱼塘实现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新型发电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让新能源电力和传统养殖来了一次隔空“混搭”,发挥最大自然资源效应,实现多方共赢。

项目的实施不仅盘活了凤东村土地资源,还将光伏项目融合进农村旅游资源,推动当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建设“光伏+渔业+旅游”现代化乡村振兴新模式,将凤东村打造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光伏新村”。

绿色之光 “照”亮乡村振兴路

“村里搞光伏建设,我特地从东莞回来参与建设,一天近200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家里。年后又能在村里做光伏运检和管理鱼塘,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正在现场清理光伏板面的村民王少涛说到这里笑得合不拢嘴。他说现在村里发展“渔光互补”的养殖模式,解决土地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吸引村民回流和返乡创业。

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临时党支部与凤东村委会以企地共建、党建联建为跳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进项目建设。项目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聘请当地贫困村民,进行光伏板清理、二次搬运、配合现场安装以及光伏场区杂草清理等工作,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不仅带动参与项目的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还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就业保障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

“‘渔光互补’项目可以‘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改善了我们这里的人居环境,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和村集体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起到了支撑和助推作用。村集体收入翻了几番,由原来年收入80余万元,增长到现在年收入近180万元。”凤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侨生表示,项目的实施不仅加速村里的土地流转,项目部还聘用了附近村庄100多名村民,并为村庄提供了后续光伏运维及鱼塘管理等诸多工作岗位。项目投运后还可以通过土地收租、发电、发展观光旅游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为村里更铺就了一条资源多重利用,环保致富的智慧之路。

如今,凤东村鸟鸣幽谷、风光旖旎。施工项目部以现代渔业与光伏技术完美结合,以一地多用“渔光互补”输送绿色“光”电,谱写了“双碳”战略能源转型新时代的“渔光曲”。项目建成将极大地改善用能环境、守住乡村青山绿水。实现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科普融合和地标打卡景点,为振兴乡村添加色彩。

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与成绩背后,是江西水电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路的赤诚初心,是江水人日夜兼程的勤劳作取得的成效,更是他们让太阳光芒惠及更多百姓,铸就生态安全、农业增效、村民增收的绿色之“光”,“照”亮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图一


图二


图三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