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常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三甲,其经济实力不可小觑。近期,江苏36氪联合江阴市人才发展集团,对江阴多家科创企业进行走访,一探实力背后的原因。氢燃料电池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和人们期待的不同,2023年的商用车市场并没有坚定地走向复苏。
根据乘联会数据,剔除掉出口量,今年上半年,国内商用车零售仅143万台,仅仅同比增长了7%,表现得不温不火,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新能源商务车的数据。
1-6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零售量10.2万台,同比增长53%,增速超过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从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类型来看,氢燃料电池车保持了最高增速,同比增长了102%,销量达2085辆,是新能源商用车整体增速的2倍,这个量级已经接近去年2465辆的水平。
氢燃料电池重卡被认为是氢能应用的“火车头”,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也确实担了重任。根据上险数据,上半年氢燃料电池重卡销量968辆,相比去年同期的566辆,同比增长了70%,超出新能源重卡56个百分点。在新能源重卡中的占比接近9%,“存在感”进一步提升。
虽然从基数来说,氢燃料电池车还是势单力薄,但其“高歌猛进”的势头还是不容小觑的。相关机构分析认为,考虑到2020年大卖的商用车将陆续进入“退役期”,预计2025年会是销量的一个“大年”,而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氢能发展得如此迅猛,是因为它有着传统燃料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能量密度上来说,氢气的热值约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每1kg氢气相当于2.5kg天然气、2.8kg汽油、33.70kWh电力(1kWh就是俗称的1度电);从能源的清洁度来说,氢能是100%清洁能源,燃烧后除了水什么都不会剩下,而水可以作为原料被再次电解,形成循环。
然而,也是氢能的发展也存在掣肘,首当其冲的就是运输成本高的问题。由于氢气密度非常小,单车氢气运输量少,导致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其成本占氢气总成本的30%-40%。《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同样提出,现阶段我国氢能供应链不完备,商业化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氢气资源分布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分布不匹配,其次是氢能运输效率较低,最后是加氢站总体数量较少,建设运营成本偏高,建设和运营经验不完善。此外,还存在氢能产业链体系尚不完备、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仍不健全等问题。
这种局面,在申氢宸科技有限公司CEO徐楠看来,是机遇,更是挑战。
氢能源已经做好“崛起”的准备
成立于2020年的江苏申氢宸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申氢宸”)坐落于江阴临港科创园,是以“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产品优质供应商”为目标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经营目标是构建一体化、安全、高效的氢循环系统。依托于自主开发的喷氢比例阀、引射器、供氢阀组、排水阀、排气阀、泄压阀、单向阀、阴极阳极水分离器、氢气循环泵等产品,申氢宸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业务,在氢燃料电池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商用汽车行业求索奋进。 同时也通过空气泵、甲烷泵、燃气引射器等产品支持并开拓固体燃料电池市场,并积极探寻氢能发电领域技术化革新和规模化应用。
江苏申氢宸科技有限公司
徐楠介绍,当前,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供氢循环系统核心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产品涵盖电磁阀及阀组系列、水气分离器系列、氢气循环泵及水泵三大系列,具备领先技术优势及成熟的市场应用经验。产品系列实现全功率覆盖:单套BOP零件可适配燃料电池系统最大功率≥300KW;产品柔性化定制集成:可提供集成模块包括供氢量比例控制、关断、引射、氢泵主动循环、排氢、排氮、氢水分离、排水、压力瞬间补偿、安全泄压、单向通断、压力监控、温度监控、加热破冰等。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周期短,具有结构紧凑合理,安装方便、性能比肩进口品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水气分离器
徐楠坦言,目前,国内的氢能源发展仍存在各种各样的发展难题。但作为氢能源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商,这也给了公司一定的发展空间。公司目前合作的整车厂和主机厂,如一汽解放、东风汽车都纷纷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布局;亿华通科技、捷氢科技等国内氢能头部企业也都和申氢宸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共进,以更高视界和更大步伐引领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伟大变革。
“随着国家对氢能储运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支持发展多种新型储运关键技术,现在一批央企国企也开始增加相应的研发投入。氢能源的崛起是必然的趋势,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等风来’。”徐楠这样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