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国内新闻

晶科起诉隆基,隆基深陷亏损,晶科微利求生,背后是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与激烈价格战的残酷现实

金融界发布时间:2025-02-12 09:19:10

  据全球知名光伏媒体 TAIYANGNEWS 报道,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亚对隆基绿能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公告表明,2 月 4 日,晶科能源旗下的晶科能源澳大利亚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晶科绿能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浙江晶科绿能有限公司,向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提交专利诉讼,指控隆基绿能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

  目前,该案件已被受理,首次听证会定于2月21日。此前,晶科能源已在中国、日本等地针对隆基绿能发起多项维权诉讼。此次澳大利亚诉讼大概率围绕晶科能源在光伏领域的关键专利技术,涉及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设计与制造。

  这场跨国诉讼反映出 2024 年中国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行、竞争加剧的复杂态势,也展现出头部企业在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进程中的战略博弈。

  隆基巨亏晶科微利,行业格局生变

  2024 年,随着全球光伏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市场格局发生变革。晶科能源与隆基绿能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财报数据展现出显著差异。晶科能源预计全年净利润区间为 0.8 亿至 1.2 亿元,尽管同比降幅处于 98.39% - 98.92% ,但在已披露业绩的一体化光伏企业中表现较好。反观隆基绿能,预计全年净亏损 82 亿至 88 亿元,同比从盈利转向亏损,成为行业亏损最为严重的企业。这一鲜明对比,揭示了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技术路线抉择、海外市场布局以及成本把控能力,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据此前媒体报道,隆基绿能的亏损,主要归因于技术迭代步伐滞后与产能过剩。BC二代产品在量产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市场推广难以有效推进,同时 PERC 和 TOPCon 产品价格在全年持续走低。加之美国市场出货量锐减至 1.6GW,进一步加剧了业绩下滑态势。而晶科能源虽然净利润大幅减少,却凭借 N 型技术优势,以及海外市场占比超 45% 的战略布局,持续保持组件高出货量,并加快在中东、美国等地的产能落地进程。

  数据来源/choice

  这一业绩差异的背后,是光伏行业供需矛盾的集中爆发。全球装机需求虽稳步增长,但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出市场消化能力。以硅料环节为例,据新浪财经报道,2024 年价格年内跌幅超过 60%,带动组件招投标价格持续下行,致使全产业链毛利率承受巨大压力。隆基绿能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57.84 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占比达约为 84%;晶科能源则因低价订单致使毛利率下滑,经营性业绩同比急剧下降。

  而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必然会陷入激烈的价格战。2024 年前三季度,隆基组件出货量为 31.34GW,同比出现下滑;晶科能源虽以 73.13GW 的总出货量领先,但单季度净利润仅为 1487.42 万元,盈利空间几乎压缩至极限。这种 “失血” 式竞争,使得缺乏技术壁垒的中小产能加速被市场淘汰,而头部企业则通过专利诉讼强化自身技术优势。

  光伏企业海外专利战升级,竞争加剧

  因此,为了谋求更大的海外市场并构建技术护城河,国内光伏企业在海外的竞争愈演愈烈。晶科能源与隆基绿能的专利纠纷,已从中国本土蔓延至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此次澳大利亚诉讼的核心,大概率围绕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设计专利,涉及TOPCon等前沿技术。此前,双方在国内围绕PERC技术展开多轮诉讼,而隆基亦在美国对晶科发起TOPCon专利反诉。

  值得注意的是,专利战的本质是技术路线主导权的争夺。晶科能源凭借超过2800件授权专利,在N型TOPCon领域持续突破,其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已达33.84%,累计27次刷新世界纪录。隆基绿能则在BC技术上押注,但早期因量产难题未能形成规模优势,虽去年9月解决量产问题,但后期满产生产又造成产品积压,存货减值。技术路径的分歧,叠加市场收缩的压力,迫使企业通过法律手段遏制对手扩张,同时为自身全球化布局争取时间窗口。

  如今,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抵御行业周期波动的战略要地。2024年,晶科能源在中东市场份额达45%,并投资70亿元建设10GW中东电池组件项目;其美国1GW组件产能计划亦通过全球存托凭证募资推进。隆基绿能虽在美国市场受挫,但仍通过与日本三电公司合作、参与达沃斯论坛等举措,试图重构国际供应链。

  然而,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了出海难度。美国对进口光伏产品的“绕关税”调查导致隆基产品被扣押,2024年对美出货量同比锐减。此类事件表明,单纯依赖产品出口的模式难以为继,本土化产能建设与专利布局成为必选项。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亚发起诉讼,既是维权之举,亦是对当地市场准入规则的主动适应。

  值得关注的是,在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挑战时,海外专利争端并非仅存于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两家企业。去年 10 月,润阳股份美国子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申请,针对天合光能 TOPCon 技术两项专利启动多方复审程序(IPR)。业内专家指出,在美国,挑战专利有效性的正规途径为多方复审程序,而非撤销程序。此前,天合光能已在美国对润阳股份提起诉讼,指控其两项专利侵权。

  参考资料:

  华尔街见闻 (2024),光伏市场厮杀仍酣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均报转盈为亏,新浪财经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08-31/doc-incmnhny6225375.shtml

  李科峰 (2025),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发布年报预告,2024年度净亏损82亿到88亿元,界面新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258749.html

  陆如意(2024),财报解读|上半年亏损超50亿元,隆基绿能称2026年底国内电池基地将全迁为BC产品,第一财经

  https://www.yicai.com/news/102254254.html

  陆如意(2025),24年最高预盈1.2亿元,晶科能源预计25年市场供需有望加速再平衡,第一财经

  https://www.yicai.com/news/102447120.html

  新浪财经(2025),光伏行业遭遇寒冬:内卷竞争下产业链价格全线崩塌 三巨头合计预亏超240亿减产成共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658755653629530&wfr=spider&for=pc

  本文源自:金融界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