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上游锂矿公司利润增长迅猛,中游正极材料公司订单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下游龙头车企销量增长势头强劲。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景气度高企,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
锂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收盘,13家锂矿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全部大幅预增,折射出锂行业的高景气度。
天齐锂业预计净利润增长超百倍。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11089.14%至13420.21%;扣非净利润为84.6亿元至103.8亿元,同比增长43625.90%至53549.51%。
另外两家行业头部公司表现同样亮眼。赣锋锂业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2亿元至90亿元,同比增长408.24%至535.30%;盐湖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至344.55%。
对于业绩暴涨的原因,三家公司均表示,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2021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碳酸锂、氢氧化锂需求大幅增长,锂盐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同时,上游锂辉石供不应求。以电池级碳酸锂(99.5%)为例,2021年年初价格为5.3万元/吨,今年一度突破50万元/吨。截至7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99.5%)价格为47万元/吨。
在动力电池四大主材厂商中,锂电池正极材料相关企业表现亮眼。当升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10亿元,同比增长101.33%至123.7%。容百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元至7.6亿元,同比增长121.18%至136.76%。容百科技表示,2022年上半年,高镍三元正极产品的价格和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伴随公司新建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及供应链管理优化带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整体利润水平显著提升。
山西证券认为,目前生产端快速恢复,锂电池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同时,电池电芯价格有所上升,电池生产企业毛利率有所好转。而储能需求不断增加,叠加汽车消费补贴助力,看好后期锂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量价齐升。
龙头车企表现亮眼
比亚迪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至206.76%。比亚迪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比实现迅猛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弱,但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北汽蓝谷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亏损18亿元至22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称,芯片短缺、电池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尚处于爬坡阶段,规模效应尚未显现。另外,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在品牌与渠道建设、研发投入上的成本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北汽蓝谷销量保持较高增速。1-6月,北汽蓝谷累计销售1.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44.43%。
小康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16亿元至17.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81亿元。1-6月,小康股份销售新能源汽车4.56万辆,同比增长204.51%。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表示,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持续投入,且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同时,产量处于爬坡阶段,折旧及摊销费用有所增加。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中汽协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记者 崔小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