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贵港航运枢纽二期围堰向大江截流成功
这是一张拍摄于1997年10月的老照片,当时我国水运第二大江——珠江航运建设前线,传来佳音: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工程局(现中国能建广西工程局)承建的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贵港航运枢纽二期围堰大江截流成功!
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试通航成功
这是一张拍摄于2020年12月的新照片,当天12时38分,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试通航圆满成功,单向总通过能力将从原来的1200万吨提升到4300万吨,成为西江流域仅次于长洲水利枢纽的广西第二大船闸。
23年时光交织,泱泱江水之上,贵港航运枢纽一线、二线船闸工程,如同一对血肉相连的母子,向一代又一代“水电人”,述说着新时代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为人正、为事公、为己严”
西江,广西的母亲河,西接云贵、贯穿两广,东连粤港澳,是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中,贯通沿海地区与大西南内陆地区的“一横”。
时光追溯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水上交通“大动脉”的航运开发,还是一片荒芜,南宁至广州854公里的天然河道长期处于枯水期,河道上叠浪漩涡,暗礁四伏,“水涨行船浪掀翻,水浅又怕搁沙滩”。
1981年6月,批准立项,将南宁至广州航道由只能通行120吨级船舶的六级航道,常年可通航千吨级船队的三级航道,同年8月,列入国家“六五”至“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计划,为开发大西南煤磷资源,振兴流域经济服务。
西江航运二期工程是我国内河航运建设首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重大项目,当时,质疑本土企业首开广西水资源开发“以电养航”先河的人不在少数,时任广西工程局副局长的韦育凡总是说,“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把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好!”
重担千斤在肩,责任万钧在心。1994年12月,广西工程局正式进场,实施贵港航运枢纽工程一期厂坝建设。凡事预则立,广西工程局未雨绸缪,迅速制定《廉政建设十条规定》,要求党员带头作表率、员工齐心赶进度,大干120天,抢在汛期洪峰到来之前,攻克一期围堰水位高的难关,大战厂坝土石方开挖。
“贵港航运枢纽工程,是开拓广西水电新领域的又一次尝试,只许成功,不能失败。”韦育凡当机立断,从百龙滩和岩滩水电站临时调来120名职工及2台液压钻,与工地原有的1台自动钻、500多名职工组成一支突击队,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仅用104天就提前完成了任务。这一战,在交通基础设施检验中,被评为优良。
1998年11月,贵港航运枢纽工程一期厂坝土建工程全部完成,二期工程“花落谁家”尚未可知,广西工程局早早为二期工程施工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主动在二期围堰工程纵向堤的开挖位置,多浇筑了2000立方米砼;在得知由交通部二航局承建的下引航道闸室开挖受礁石影响,施工滞后延期的情况时,广西工程局第一时间组织已退场的突击队,撸起袖子施展过硬本领,23米闸室爆破开槽,18天开挖完工;在贵港航运枢纽船闸漏水受淹、水库最大排涝抽水站坝基围堰开挖受阻中,都有广西工程局突击队临危受命,无条件数度返场,啃下“硬骨头”的身影。
“为人正,为事公,为己严”,不再是墙上贴着的一纸制度,俨然潜移默化地成为当时广西工程局的一种行为自觉,“水电人”谓之为“西江精神”。
“这里没有冬天,也没有黑夜”
“这里没有冬天,也没有黑夜。”1997年10月,新华社记者报道的《缚“龙”记——西江贵港航运枢纽工程截流纪实》一文中,详细记载了广西工程局为提前完成贵港航运枢纽工程二期拦河坝工程的水电故事。
“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大江上两艘挖泥船不停地将一期围堰临时建筑场拆除,二期围堰大江截流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打开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时间定格在广西工程局实施贵港航运枢纽工程二期拦河坝截流的前夜。
寒冷的冬夜,工地灯火辉煌,二期围堰区内,车辆穿梭往来,长臂吊机挂着建筑材料上下起落,指挥部里24小时全天候工作,建设者们终日与上百台机械车辆为伴,以数千吨石渣、块石为床,以创新设计的新型草土芯墙堆石过水围堰技术为荣光,以愚公移山之势,拦缚郁江,向最后100米“龙口”冲刺。
“搞工程建设的人,要有猴子、蚂蚁、黄牛的性格,像猴子般机智灵活、有蚂蚁搬家的齐心合力、如黄牛耕田的踏实肯干。”这也是广西工程局300名大江截流突击队员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土石方开挖446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15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52万立方米,浆砌石17万立方米,帷幕及固结灌浆29003米,钢筋10388吨,金属结构制安7500吨……从贵港航运枢纽工程一期厂坝工程到二期拦河坝工程,广西工程局建设者们马不停蹄,征尘未洗,在贵港蓑衣滩畔独山脚下,安营扎寨历经五载。
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广西工程局建设者们用“十只蚂蚁搬走一头大象”的“西江精神”,提前一年完成贵港航运枢纽全部土建工程,助推库区防洪排涝工程提前1年发挥防洪排涝效益,船闸提前一年投入正常水位通航,六级航道提前一年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1999年9月1日,贵港航运枢纽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树起了一座广西水资源开发“以电养航”的里程碑。
“一张蓝图绣到底”
光阴似箭,依然是月明如昔的小年夜,车间内轰隆作响的机器声,盖过了回荡在厂房外的鞭炮声,四处飞溅的电焊火花,见证着金属结构制造“进度战”的日日精进,此情此景仿佛又回到了贵港航运枢纽工程一期、二期机电设备安装的时光隧道中。
2019年,承担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工作阀门和检修阀门等金结设备制造任务,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第二大船闸“守护神”的使命再一次担在了广西工程局的肩头。
“老师傅常常给我讲,老一辈人拿出‘绣花’功夫焊接的本事不能丢,那是在西江上磨出来的一根针。”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学徒到技术娴熟的焊工,盘剑从未忘记老师傅的教导。
为磨出这枚“绣花针”,盘剑每次都用方寸毫厘间的专注,带领着一个又一个刚到施焊岗位的青年人不误“砍柴工”——焊前彻底清除干净坡口两侧约50毫米以内的切割熔渣、铁锈及油污水迹,焊缝两端设引弧和熄弧板,焊剂需在烘干箱中进行干燥处理,焊丝使用前要保证任何无油污和锈迹,不锈钢焊接前要预热。
闸阀门变形是航运枢纽船闸工程的大忌,一旦变形超过2毫米,船闸密封止水就会功亏于溃,其制造要求极为严苛。为细中求精,广西工程局安装公司制造厂党员突击队,拿出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绘“蓝图”——优化焊接方案,合理设置焊接工艺暂停点,采取从中间向两侧、从下至上、先里后外、先易后难的施焊方法同时施焊;专人实时监测把控闸阀门变形情况,以焊缝出现一道测量一道,精确一道再焊下一道的“笨办法”,得到了焊接无任何收缩及变形的“金点子”。
为达到船闸门体I、II类焊缝质量一次合格率98%以上,从阀门正面到背面,两端到中间、由内到外连续16小时施焊已成这支新时代党员突击队的工作常态,随之换来的是质量检查组对贵港二线船闸工程工作阀门和检修阀门等金属结构质量的高度评价,业主方和监理方对 “西江精神”薪火相传不褪色的颔首称赞。
23年暮雪朝霜,千帆过尽,清清西江水上,“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就是广西工程局给出的答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