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政府国资委指导省属企业加强传统产业“三化”改造的同时,在科技赋能、产业链建设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上持续发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满足新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国”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甘肃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甘肃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1年,山东某行业龙头企业某生产线需使用一种依赖进口的有机过氧化物,原来该产品主要由单一来源生产商供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保供,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国内也暂无其他生产该产品厂家。在市场人员了解到该企业产品需求后,甘肃科技集团所属兰州助剂厂立即启动响应,研发人员将产品储备快速投入试验,两个月内按时保证了客户的试用验证需求,实现了工业化产出。
近年来,甘肃科技集团在PVC、LDPE、光伏胶膜等领域实现17种引发剂的国产化替代,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三年,甘肃科技集团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1项,其中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5项、重大专项4项、重点研发17项,成功开发并转化环保型石油套管内外壁重防腐涂料、高效节能牧草干燥智能化装备、数字孪生技术的硅基合金材料生产物料管理系统等一批“拳头产品”,有力支持集团新产品产值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销售收入占比最高达39.75%。
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国资委深化部门协同合作,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省属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方案》,支持基础较好的省属企业率先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推动国企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围绕政策扶持和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遍地开花,会同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共同成立6个高校产业研究院,在玉米种业、集成电路等领域推动高校与省属企业加强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会同省科协,共同推动省属企业科普基地和企业科协建设。省属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深化“企业出题、院所攻关”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技术课题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发平台共享协同、科技人才互动交流。
技术攻关见行见效。省属企业推动35项“卡脖子”技术、99项关键攻关技术、122项原创技术策源地项目加快攻关。金川集团把4N5无氧铜科研成果应用到电石炉电极铜瓦制造,攻克了电石生产系统的“卡脖子”难题,相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实现量产,解决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用材依赖进口的难题,在电子、半导体、精密仪器等领域提高了国家铜合金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实现了进口备件的国产化,解决了我国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及高端机械用高纯无氧铜铸锭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酒钢集团第四代核电快堆用“卡脖子”关键不锈钢材料316H钢种成功用于霞浦600兆瓦示范堆项目。悬浮磁化焙烧工艺成功攻克了复杂难选氧化铁矿的世界性难题,成为我国难选氧化铁矿石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标杆。甘肃科技集团西北永新攻克水性环氧涂料关键技术,实现水性环保涂料国产化替代;机械院填补了小型丘陵山地青贮饲草装备空白,解决了我国丘陵山地青贮饲草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化工院实现UV3853、UV-326、UV-1010、UV-168等系列抗氧剂工程化开发。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酒钢集团“新型无镍奥氏体耐热高锰钢的研究与开发”“铝电解炭阳极组耐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研究及应用”列入省联合科研基金重大项目。高端电子产品用薄规格镀铝锌板供货联想等多家终端用户,6Mo型高氮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高性能水泵壳体铸件实现进口替代。白银集团“含铊重金属废水协同脱铊深度净化新工艺开发及工业化应用研究”等5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甘肃科技集团助剂厂PVC用引发剂新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当年形成工业化规模生产,并实现销售额达4400万元;建材院以地热能为主、耦合太阳能等多能互补技术在多个项目中实现工程化、规模化应用;西北永新环氧富锌等涂料产品成功入围中石化2023年“易派客”产品目录,易洁型公路隧道防护涂料新产品已在省内隧道中成功涂装逾百公里。
做强产业链让产业集群水平上台阶
2023年,甘肃文旅集团认真履行“双链主”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链主龙头作用,在数字文创产业链和文旅康养产业链上持续发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创产业链年度计划实施文旅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如驿部落”品牌研发试验2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200万元,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漠迹”平台已引入合作商家千余户,累计注册用户达近40万人、付费用户总数8.12万人,售卡8.12万张。以文化IP打造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抓手,建成“如意甘肃”--甘肃文旅艺术与文创展示体验馆,陈列220多件国内外优秀文创产品,目前展馆已对外开放。文旅康养产业链年度计划实施兰州石佛沟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渭河源大景区提升改造项目、兰州饭店改造提升工程、美丽乡村“样板村”毛寺村建设项目、宕昌官鹅沟风景区温泉旅游项目5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06917万元,已完成投资64861万元。
作为甘肃省文旅产业链主企业,甘肃文旅集团围绕数字文创和文旅康养两大产业链的扎实举措,体现了甘肃省在推动企业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让新质生产力焕发生机的攻坚精神。
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国资委不断完善链长谋划推动、链主引领带动、链辅协同联动的产业链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省属企业探索形成的1条产业链1个实施方案、1张产业链图谱,以及配套企业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产业链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先进企业对标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5张清单的产业链发展“1115”模式,在健全产业链管理体系,创新产业链发展模式上持续发力。联合嘉峪关市政府围绕新材料、新能源举办了省属企业产业链招商暨产品推介大会,签约产业链合作项目90个,总金额214.1亿元;联合兰州新区管委会在围绕能源装备举办了产业链招商大会,兰石集团、甘肃电气集团、甘肃科技集团、甘肃建投集团等7户省属企业与国内外58家各类所有制企业现场签约合作项目56个,签约金额达41.3亿元,发布新产品10余项,探索形成了企地合作产业链招商模式。
同时,甘肃省20户省属国企围绕6个产业,加强与上下游各类所有制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新材料产业领域,金川集团发挥镍钴、铜、动力电池、氯碱化工4条产业链链主作用,带动14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新增产值160多亿元;酒钢集团围绕钢、铝产业链与29家主要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380多亿元;白银集团形成7万吨电池级电解铜箔产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电池级铜箔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领域,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有效带动装备制造、设计施工、检修维护、储能、原材料供应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2023新增新能源装机105万千瓦,累计建成投运新能源装机257万千瓦,占全省装机的5.7%,较2021年增加1.5个百分点。兰石集团积极布局核能、氢能、光伏及储能装备等新能源装备产业,与国内多晶硅头部企业深化合作,成功研制首台国产化N08120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并实现量产,近两年光伏装备实现产值超过30亿元;酒钢集团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塔筒、光伏支架产量完成10.6万吨,实现产值7亿元。
优化结构布局让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甘肃省持续深耕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让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2年3月,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召开省属企业实施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6+1”行动动员会。2023年,省政府国资委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煤基、中医药、文旅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谋划实施1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6.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01.94亿元,新材料产量达到434.5万吨,实现产值947.19亿元;新能源装机新增115万千瓦,新增新能源发电量39.6亿千瓦时,新能源装备订货量超20亿元;煤炭核定产能突破2000万吨;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奶牛养殖规模达4.81万头,年产鲜奶量27.33万吨。建成金川集团2万吨/年高精电子铜带(二期)、酒钢集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金塔白水泉一期200兆瓦江南足球意甲直播 ,白银集团智能装备用超微线材研发中心建设及产能提升,甘肃电投集团瓜州干河口、永昌县河清滩、武威九墩滩1000MW光伏等23个项目,年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通过项目建设,特别是新项目的建成投产,形成了省属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省属企业新材料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加大、装备制造产品订单再创新高,提质增效成效不断显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强劲。
以甘肃省属发电龙头企业——甘肃电投为例,近5年,甘肃电投集团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实现翻番,项目投资累计完成22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4%,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和在建电力总装机达到1433.57万千瓦,较2018年末翻一番;企业产能稳步提升,年度发电量突破350亿千瓦时、增长1.77倍,供热面积达到4663万平方米、增长1.49倍,主业根基更加稳固;经营效益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百亿”大关,分别增长2.12倍、2.19倍,达到国内最高主体信用评级AAA级。
五年来,甘肃电投集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推进以电力热力、数据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为重心的战略转型,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建成投运河西地区90万千瓦新能源和常乐电厂4台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项目,常乐5号、6号机组和张掖3号、4号机组共400万千瓦火电扩建工程相继开工,张掖龙首、卓尼九甸峡抽水蓄能项目纳规工作稳步推进,电力业务实现“水、火、风、光、储、蓄”全产业布局。通过投资引导和产业培育大力发展“数智”产业、战略性产业和综合能源产业,控股孵化丝绸之路信息港公司,建成投运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和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甘肃分中心,带动全省数据信息产业由弱到强。开启央地合作共赢新模式,与三峡集团、华润集团等头部央企合作,累计引进投资40.32亿元,撬动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成为省属发电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