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前身——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在上海正式成立。
九十载栉风沐雨,九十载踔厉笃行。伴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历经新中国成立前艰难前行、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发展、改革开放后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接力创新等不同历史阶段,书写了传承探索、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切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以“建设世界一流学会”为目标,紧密围绕能源与电力科技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科技奖励、科学普及、标准制定、期刊出版、科技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在凝聚行业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助力人才成长、推进科学普及、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星星之火,长夜微光
193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54.2万千瓦。电厂凋零、设备落后、运行维艰……我国电力工业在一片贫瘠与伤痛中行进,步履蹒跚。
面对积贫积弱的电力工业,交流与合作成为广大电力工作者最为迫切的需求。
1934年10月14日,在上海八仙桥新青年会九楼西厅,一群从海外留学回国的电力科技先驱秉持“以电气事业兴,其他工业随之举”的远见,成立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确立学会基本宗旨是“联合电工界同仁,研究电工学术,协力发展电工事业”,确定《电工》杂志为学会会刊。这是我国电机工业发展史上首创的行业性学术团体,也是我国学术团体中创建较早的一个学会。
学会成立后,董事会先后下设出版、电工名词审查、职业介绍、丛书编辑、通俗电学等委员会。1935年,经学会组织申请,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会员国。学会开展电工名词审定,统一电工标准,创刊《电世界》,促进电力科学普及,服务中国电力发展。
攀登之志,薪火聚光
抗日战争时期,学会的工作几乎陷入停顿。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电力工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也为学会带来了新生。
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电业会议提出:“电业工作必须走在一切工业的前面,没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