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氢能中心副主任付小龙
11月5~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氢”风徐来,为低碳带来更多可能。进博会期间,本报记者专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氢能中心副主任付小龙,从进博会出发,深度介绍氢能的产业情况和未来前景。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历程比大众认知更长远。”付小龙介绍,2002年,我国已开始介入到整个氢能产业,当时氢能的技术成本比较高昂,随着逐步探索,氢燃料电池车体系逐步建立,商用车、大巴、重型卡车等不同车型得到应用,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近几年,我国也同步开展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工作,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河北等若干个国家级的示范城市群。
目前,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路线开始成熟、成本逐步下降,正在接近纯电动车和燃油车。随着政策引领,未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冷链物流车、渣土车等有望成规模地使用氢燃料电池车,而规模化将让技术加速成熟,实现成本的再次降低。
“近两年,氢能其实不只是在汽车的领域热了,而是真正作为一种能源,开始被大家广泛关注。依托氢能减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付小龙告诉记者,我国绿氢都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此次进博会上,很多国际专家也提到了我国正在逐步扩大绿氢产业的规模,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减碳优势。
“这实际得益于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体量,一旦可再生能源和绿氢充分应用到中国工业体系中,减碳、减排成效将极为可观,全球目光都在注意着中国的减碳进展和绿色答案。”付小龙说。
他表示,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立以来,可以看到,包括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企和很多新兴科技公司都开始在减碳方面发力。
目前,氢燃料电池车已经构建了氢能工业的良好基础,氢能产业开始向大工业进行迈进了,未来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储能发电、钢铁化工等领域,不仅在用能上实现零碳,也能够实现零碳材料的应用,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实现碳排放的降低。
“氢能发展距离实际应用,路还很长,挑战仍存。”付小龙告诉记者,氢燃料电池车能够率先成为绿色氢能的终端应用,是因为相对工业用能需求,汽车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对绿氢价格敏感性更低,但汽车对氢能应用规模远小于钢铁、水泥等大宗化工产品。
付小龙认为,当前阶段,氢能市场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降低制氢的成本。目前,我国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正在大规模开展电解水制氢的示范项目,将大幅降低制氢的成本。
二是建构氢能储运网络。当前氢能的储运成本很高,仅靠氢能汽车产业很难拉动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应通过氢能在工业中的大规模运用,来布局管道输氢等氢能基础设施,从而大大降低氢能运输的成本,反过来也能更好推动氢能汽车行业的发展。
三是加快氢能技术的应用落地。当前,电解水制绿氢、绿色合成氨、纯氢直接还原铁等技术都还在起步期,大型央企、国企如果能够更早地去应用和示范这些技术,加快技术落地进程,将极大降低技术成本,使整个氢能行业进入快速迭代、高效发展的进程。
“当前氢能源车成本已经下降得很快了,但在基础设施层面,仍需要广泛的氢能补给网络,才能让氢能车实现更大范围、更高自由度的应用。”付小龙说。
他认为,从氢能源车为切口,可以看到能源与工业体系的循环进程。“通过能源转型,我们从传统化石能源进入到可再生能源体系;而工业生产也从原有的化石能源体系,进入到氢、氨等绿色能源的用能体系,进而生产出绿色低碳甚至零碳材料,构建出未来绿色生活体系最坚实的基础。”
氢能源是否足够安全?对此付小龙表示,氢的本质是一种能源、一种燃料,真正应用到生活之后,氢能的应用场景和当前天然气等能源的应用场景不会有太大区别,所以氢能的安全性挑战,并不比当年天然气和石油普及所面临的安全性挑战更大。“回想当年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普及的时候,技术手段远落后于今天,但当时依然很好地普及起来了。”
付小龙告诉记者,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氢能的安全运用:一是如何看待氢能,应从看待普通燃料而非危险化工品的角度来看待氢能;二是相信技术进步的速度,安全绝不仅是用能人士所关注的问题,同样是供能方、投资方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大量投资和氢能技术正在加快落地,为了保障氢能的规模化应用,保障氢能安全的种种技术也会同步涌现。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刘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