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牵引下,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按下“加速键”。
我国要在10年内实现碳排放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任重道远。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建材行业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此,《中国建材报》记者采访了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院长赵金平。
记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碳中和不仅是能源的事,它与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将会影响产业链的重构、重组。您认为,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设定将对我国建材行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赵金平: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对建材产业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它将加快建材产业结构性调整。长期以来,以规模和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建材工业体系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加快建材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产品退出的步伐。
其次,这个目标的提出,将会加快推动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传统建材行业如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等由于能耗高、排放大,加上产能过剩,增长空间已极其有限,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压力下,将会面临全面收缩。而中国建筑的高质量发展,依然离不开建材行业的支撑,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快绿色建材产业的发展。
最后,在这个大目标下会加快建材行业的技术创新。在推行绿色建材产业的过程中,要节约资源就要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要节约能源就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全产业链的节能降耗,要保护环境就要实现排放的严格控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进的材料、工艺和装备的科技支撑,从而倒逼建材行业在产品、工艺、装备、应用、标准等各方面的创新。
记者:绿色建材已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您看来,当前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现状如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否会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赵金平:绿色建材在我国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从绿色建材概念第一次提出到现在已有30多年,围绕原料采用、产品制造、使用和废弃物处理4个环节,我国已经建立了绿色建材的标准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了绿色建材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总体情况可归纳为4句话:理念深入人心,局部可圈可点,总体趋势向好,未来任重道远。
绿色建材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概念和发展理念已经在全社会大力推行,并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在天然资源的保护、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利用、工业污染排放的无害化和减量化等方面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相比,整个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制造环节的低碳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下游建筑应用领域,情况也不容乐观,按照当前发展态势,建筑领域碳达峰时间预计是2039年,比国家指定的全口径达峰年限晚了9年,所以说任重道远。
当然,这个目标的确定,本身又给行业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以前靠控制原料资源和能源取得价格竞争优势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高消耗、高能耗建材产品将真正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以技术创新形成的迭代产业和产品,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由此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将得到很大加强。
记者:我国建材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任重道远。当前,在推进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瓶颈?下一步,建材行业将在哪些重点领域深耕细作,加快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赵金平: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减碳,对于建材行业而言,碳排放的重心在制造。围绕着产品制造,需要突破两个瓶颈问题,一个是政策、法规、标准的瓶颈,一个是技术瓶颈。
长期以来,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市场与产能的矛盾,产品与需求的矛盾,能耗与排放的矛盾。我们制定的政策、法规、标准,也需要跟上绿色发展的诉求。特别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需要突破现有政策、法规和标准瓶颈,根据碳减排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
在操作层面,则主要突破技术瓶颈。无论是能源结构的调整,由传统的化石能源转为可再生能源,还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或者是低碳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都必须在产品、工艺、装备等方面实现技术的突破。在高端建材产品及其制造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逐步实现从技术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过程,就是技术瓶颈不断突破的过程。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约束下,我国建材行业发展路径将发生变化,不再单纯以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为目标,而应该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具体到产品而言,传统基础材料、墙体材料等重点发展方向应转向低碳胶凝材料、非烧结材料、高效隔热保温材料,新型建材领域光伏、光热利用材料、再生固废材料应该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采访对象简介:
赵金平,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关村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导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导师,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站导师,中国建材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专家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屋建筑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研究》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居环境材料与工程技术,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生态环保材料,保温节能材料以及集成房屋系统等。
曾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子课题,参与制定行业产业规划11个,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得授权专利63件(含PCT国际专利2件),获行业奖励15项。指导企业博士后4名,工程硕士16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