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 > 专家观点

刘乾:中俄能源合作压舱石作用彰显

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3-04-03 11:12:56  作者:刘乾

  中俄两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能源合作谈判,这首先基于两国互补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油气电力和煤炭等能源产品的进口需求逐年增长;俄罗斯则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需要开辟新的面向亚太地区的出口市场。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间的能源供应不需要经过第三国,更加便捷安全。

  在长期的接触和谈判中,中俄两国不仅相互了解了对方的资源能力和市场空间,也逐步解决了能源供应的路径、数量和定价机制等具体问题。2008年年底,以2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为核心条件,中俄签署了中俄原油管道建设与运营协议,拉开了能源全面合作大幕。时至今日,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在资源贸易上,也在资源开发、管道建设、油服和设备供应等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目前,已建成年供应能力3000万吨的中俄原油管道和年供气能力380亿立方米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企业参股了俄罗斯境内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北极-2”液化天然气项目,还拥有乌德穆尔特等俄罗斯境内油气田和西布尔石化公司的股份。此外,中国企业还承建了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及化工综合体等项目。

  电力和核电领域是中俄能源合作的先行者和常青树。自1992年中俄开展跨境电力贸易,已持续30多年。1999年10月,采用俄罗斯VVER-1000技术建设的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开工建设,2018年12月,田湾核电站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目前,中俄合作的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已开工建设。

  对于中俄能源合作,2022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方面,能源贸易额占中俄贸易总额的43%,在双边贸易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能源市场,中俄油气贸易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俄罗斯对华出口石油8625万吨、管道天然气155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650万吨、煤炭6407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二大石油、管道天然气、煤炭进口来源国。2022年国际能源价格飙升且波动频繁,俄罗斯对华油气供应显示了价格优势,特别是政府间原油长期供应合同价格。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测算,中俄原油管道供应的3000万吨原油均价为78.7美元/桶,不仅低于俄罗斯对华供应全部原油均价89.7美元/桶,也低于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沙特对华供应原油均价98.1美元/桶。陆上管道气方面,俄罗斯天然气价格也低于土库曼斯坦。

  国际能源供应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中俄能源合作保持相对稳定,不仅保障了两国能源安全,也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器。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和贸易灵活性消纳了很大一部分俄罗斯能源,并保证了大型能源合作项目稳定推进。此外,中俄还启动了能源贸易的本币结算。202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两国企业已经商定在天然气贸易中采用卢布和人民币各一半的比例进行本币结算;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上透露,石油、石油产品及煤炭的供应也在积极转为以本币支付。通过本币结算,既可以降低俄罗斯受美欧制裁带来的金融风险,也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中俄能源合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长期前景看,中俄能源合作还有极大潜力。一方面,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将继续增长。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逐步增加供应外,2022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石油签署了一份长期合同,通过远东路线每年出口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新建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研究及磋商相关工作。按上述项目计算,未来中俄天然气贸易量有望达到每年100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中俄在可再生能源、氢能、核能和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也有很大合作空间。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正稳步推进。

  当然,中俄能源合作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例如,中国提出的“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建议有待推动,俄罗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这需要两国政府和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规则加以解决,从而为两国能源合作稳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乾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