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分析

算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经济账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22-10-14 15:42:23  作者:袁红

  我国对煤电机组实施升级改造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始于“十一五”,盛于“十三五”。

  进入“十四五”,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必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对优化能源结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电力领域要求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煤电将逐步由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转变为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是提高电煤利用效率、减少电煤消耗、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经济性内容

  多年实践证明,煤电机组改造只有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才能落到实处。供热改造有利于提高综合能效、拓展热力市场,发电企业积极性较高。节能降耗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由于涉及技改投资、机会成本、交易补偿等,取决于投入产出能否平衡。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节能降耗效益

  煤电机组探索多种技术改造方式,分类提出改造实施方案;优先推广使用成熟、适用的技术进行煤电节能减排改造,加强新装备、新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推动行业整体节能降耗。例如对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要求重点开展汽轮机通流改造、锅炉和汽轮机冷端余热深度利用改造、能量梯级利用改造,探索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以及推动煤电机组清洁化利用。

  节能降耗效益主要反映在采取节能改造措施后,降低煤耗、油耗、水耗,降低线损、运行维护费、管理费用及厂用电量,以及因能耗降低引起的污染物减排而减少的环保税等的增量效益。

  供热改造效益

  国家对煤电机组供热改造提出了新要求,全力拓展集中式供热需求,着力整合供热资源。推进供热区域“热网互联互通”“各类热源联网运行”“小热电机组科学整合”,适当发展长输供热项目,优先对城市或工业园区周边具备改造条件且运行未满15年的在役纯凝发电机组实施采暖供热改造,进一步优化已投产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

  供热改造效益主要反映在采取供热改造措施后,因提高供热能力,满足新增热负荷需求等增加供热量而产生的供热效益。

  灵活性改造效益

  灵活性改造不仅要求存量煤电机组“应改尽改”,对新增煤电机组也提出了全部“灵活性制造”的要求,并根据新能源高比例消纳需要确定了数量目标。明确现役机组灵活性改造后,纯凝机组工况调峰能力的一般化要求为最小发电出力达到35%额定负荷;采暖热电机组在供热期运行时,要通过热电解耦力争实现单日6小时最小发电出力达到40%额定负荷的调峰能力。鼓励通过技术创新示范,探索进一步降低机组最小发电出力的可靠措施。

  灵活性改造效益主要反映在煤电机组通过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积极参与辅助服务,最大限度地获得电力辅助服务补贴,在不影响既有发电收益的基础上额外获得可观的调峰收益。

  思考与提示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经济性研究是“三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结构,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充分发挥改造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关注“三改”范围的界定

  对于“三改联动”项目,改造范围包括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项目经济性主要反映在估算和评价与项目改造新增投资直接有关的增量效益、费用。

  其中,“供热改造”经济性比较容易判定,主要体现在通过提高热效、新增热负荷的增量收益与增量费用的计算,对供热改造增量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和分析。“节能降耗改造”要求“降耗减碳”,主要考虑节能降耗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有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改造项目,应定性分析环保治理的社会效益,可将项目改造前后的运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项目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成本的影响。“灵活性改造”经济性涉及技改投资、机会成本、交易补贴等,主要受辅助服务市场和经济补偿政策影响比较大。

  因此,“三改”范围的界定与项目经济性研究的内容有直接关系。

  统筹兼顾,共创效益

  在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过程中,需统筹考虑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实现“三改联动”。从机组本身性能挖掘潜力、提升调峰能力,通过对主辅机及系统改造,实现煤电机组运行灵活性及热电解耦,改造过程中秉持全负荷段综合节能的理念。

  基于煤电机组的盈利能力、利用小时数、机组型式、压力等级等因素,分类、分级、分批实施“三改联动”。盈利好的超临界以上机组应以节能改造为主、供热及灵活性改造为辅;利用小时数低的亚临界机组应以供热及灵活性改造为主、节能改造为辅。对于盈利能力差、利用小时数低的煤电机组应开展专题研究,以“三改”为契机主动融入所在区域园区及城市的发展,制定综合升级方案,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将智慧电厂建设示范与煤电“三改联动”相结合,开展智慧电厂全面评估,分级分类推进技术攻关,使“三改联动”与“智能智慧”统筹兼顾,成为煤电综合改造升级的重要手段。

  坚持底线思维、确保电力安全;坚持统筹联动、实现降耗减碳;坚持政策引导、合理把握节奏;坚持市场导向、经济技术可行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安全、技术和经济目标,共创“三改联动”综合增量效益,使煤电企业能达到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与灵活性要求,适应“双高双峰”电网特性,参与快速多变的现货市场交易,提高多能联供能力、辅助服务能力、电力市场竞争能力,赢得煤电企业必要合理的生存时间与发展空间。

  政策保障,经济引领

  政策保障。为更好地实现“三改联动”,国家需不断完善煤电升级改造的产业政策、市场机制和配套措施,在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健全市场化交易,加快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引导节能减排指标好的煤电机组多签订市场化合同、多发电,支持灵活性改造和新能源配额的关联程度,加大灵活性改造的补贴收益,使参与灵活性改造的调峰机组获得相应收益,实现技改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平衡。同时,国家可设立煤电机组升级改造专项资金对“三改联动”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可对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升级改造实行积极的信贷政策,加大对“三改联动”的专项贷款支持,缓解煤电企业资金压力。

  简而言之,要根据煤电企业新的战略定位,出台“煤电新政”,提供政策保障,让落后老小煤电“退得出”,清洁高效煤电“留得住”,新上先进煤电“有回报”。

  经济引领。煤电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目标和任务,结合电力供需情况稳妥有序地实施“三改”,加强煤电技术攻关,持续降低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水平,不断提升清洁低碳、灵活高效、兜底保障的运营能力。

  以经济为引领,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市场交易,使电价在项目经济性分析中,能及时反映燃料成本与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新能源消纳的系统成本,体现“三改联动”的投资效果;同时,合理选择金融产品工具,用好用足央行货币政策。比如:煤电机组改造需要新购设备,本身存在存量设备的,需对资产进行盘活融资,可分别采用融资租赁中的直接租赁、售后回租模式,获得金融支持。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需要在经过专业的节能判定后统一布局、因地制宜、一机一策、一厂一策。以节能诊断服务为支点,挖掘机组的节能、供热、提效的改造潜力;以综合能源供给改造为杠杆,进行供热改造、供汽改造、供冷改造,供氢、供压缩空气等综合改造,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在经济性上,随着灵活性相关市场的完善,灵活性改造将成为影响煤电机组效益的决定性要素。未来煤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灵活性,包括机组负荷运行区间的灵活性、机组变负荷的灵活性、机组启停的灵活性,以及机组燃料的灵活性,更加灵活的机组将在电力系统转型中占据优势。

  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煤电机组进行“三改联动”,要以市场为推动力进行改造,基于合理的行政政策、科学的经济规则,使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尤其要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中找到平衡,为煤电机组的经济性谋求一条出路,使煤电企业能更好地保障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发挥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主力军”和“稳定器”的作用。(袁红)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