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分析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开启商用大年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2-11-29 10:50:38

  经过数年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已经迎来了产业化的初级阶段。

  日前,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与湖北楚韵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签订世界首台(套)在建30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项目空气压缩机组及配套和辅助系统设备订货合同。项目建成后,将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等诸多目标。

  在多家券商看来,经过数年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已经迎来了产业化的初级阶段。随着中央及地方出台指导和鼓励政策,企业纷纷加大相关项目的开发力度。截至今年9月,我国压缩空气储能在建/筹建装机规模已超600万千瓦,产业有望迎来商用大年。

  多省份出台鼓励政策

  天风证券分析师指出,随着国家层面指导政策的出台,压缩空气储能全产业链有望实现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重点建设更大容量的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试点示范项目。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在上述目标下,多省份在相关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及压缩空气储能。10月,青海省能源局印发《2022年青海省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明确配套储能技术类型的储能规划装机量共636万千瓦时,其中压缩空气储能约304万千瓦时至384万千瓦时,占比48%至60%。

  11月中旬,山西省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开展压缩空气等关键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同时,推动多种类型储能技术发展及多元化应用。例如,推动建设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大容量和中长时间尺度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利用大同云冈煤矿废弃巷道开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示范应用等。宁夏则在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发展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新型储能方式,并与绿氢生产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相互融合的储能体系。

  中泰证券分析师表示,受政策催化和技术进步影响,压缩空气储能商用大年已至。山东还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储能支持政策。后续以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有望开展示范项目支持性电价政策,投资方回报率将得到显著提升,项目投资意愿有望明显增强。

  成本可媲美抽水蓄能

  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积极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探索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新型储能安全风险防范,保障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的全过程安全。储能电站的安全性问题愈发受到重视,而相比于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以空气为原料,不会燃烧,没有爆炸的危险,不产生任何有毒气体,安全系数较高。

  民生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邓永康指出,压缩空气储能以绿色、丰富、取用方便的空气作为介质,能将可再生能源发出的间歇性电力拼接起来,改善电能的质量,具有储能容量大、储能周期长、投资少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

  经过数年发展,压缩空气储能成本已快速下降。2014年,国内首个投运的压缩空气示范项目芜湖500千瓦电站,单位投资成本约6万元/千瓦。而去年投运的肥城一期1万千瓦电站单位投资成本已降至1万元/千瓦。

  行业内另有测算显示,在削峰填谷和电源侧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弃风弃光,不考虑充电成本)两种场景下,现阶段压缩空气储能度电成本分别为0.904元/千瓦时和0.441元/千瓦时,低于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与中小型抽水蓄能接近;到2025年,有望分别降至0.748元/千瓦时和0.321元/千瓦时。长期来看,随着产业链成本加速下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性价比将日益凸显,装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压缩空气储能现有累计装机规模约18.25万千瓦。不过,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项目正在大规模上马,包括湖北应城30万千瓦级示范工程、山东泰安60万千瓦级示范工程、甘肃金昌30万千瓦级项目和辽宁朝阳30万千瓦项目等。截至今年9月,我国压缩空气储能在建/筹建装机量达630万千瓦。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到2025年,将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行业内测算显示,其中压缩空气储能装机量占比将在20%左右。在乐观预期下,到2025年,我国压缩空气储能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万千瓦,到2030年有望达到5800万千瓦以上;而悲观预期下,2025年和2030年我国压缩空气储能装机规模也将分别在350万千瓦和2700万千瓦以上。

  随着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有望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其核心设备空气压缩机与透平膨胀机市场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增量空间。到2025年,上游核心设备累计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85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854亿元。

  在此情况下,企业纷纷入局。陕鼓动力董秘表示,公司将持续跟踪国内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未来将继续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并与各电力相关企业合作,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协同开拓压缩空气储能市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