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规划建设> 企业

极限攀登的“背包客”——中国能建江苏院宁夏-湖南特高压±800千伏直流线路工程终勘纪实

江苏院 发布时间:2023-03-24 14:15:44 作者:徐书艳

  三月送暖,雪霁初晴,巴山楚水逐渐显露出春的眉眼,八百里秦川的黄土地被绿意点缀,换上了鲜嫩的新皮肤。

  “这个难捱的冬天终于挺过去了!”中国能建江苏院宁夏-湖南特高压±800千伏直流线路工程组的项目经理陶礼学说道。

  从2022年12月7日到2023年3月10日,历经93个日夜,跨越111公里,经过岚皋、平利、镇坪3个县城,途涉24公里无人区段,江苏院宁湖特高压工程组定塔254基,圆满完成了终勘任务。

“立塔”在大巴山

  当被问及此次工程较以往工程有何不同时,组员们的第一反应都是:“陡,山势太陡了,人站都站不住!”江苏院中标的是宁夏-湖南特高压±800千伏直流线路工程包8段,山体坡度普遍35°以上,个别甚至超过50°。

  每一天的终勘外业任务,都考验着组员们的体力和耐力。每天一早,山间的云雾还未退散,工程组便已乘车出发。浩浩荡荡的车队穿行在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七拐八绕间,单程65公里的路程需要2个多小时左右才能到达目的地。“我坐在副驾驶,旁边就是悬崖。山路颠簸,刚吃的早饭在胃里翻江倒海,非常难受。”工程组成员谢朋朋说道。

  到达下车点后,组员们有时还需走三四公里才到山脚。一旦开始登山,就要格外小心。即使有当地山民在队伍前面以柴刀砍藤开路,但旁逸斜出的藤蔓、肆意生长的枝丫都随时可能成为“拦路虎”,陡峭岩壁处,需手脚并用,变“两驱”为“四驱”,抓取山壁上的枝干、野草借力向上,有时“救命稻草”是刺人的荆棘,也只得忍痛更用力地抓紧。对于像周伟、龙海波这样有经验的老手而言,攀登的2-3小时趣味十足,“扑簌簌”的声响间,便已在队伍中遥遥领先;对于还不甚熟练的新手而言,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滑倒、踩空。有时山体异常陡峭,坡度近乎于垂直,则必须借助攀登绳才能爬上岩壁。张楚楚坦言:“有时夜间回想起白天凝视悬崖时的场景,还是不免有些后怕。”

  及至塔位点时,为保障安全,需要两个人协作配合,一个人负责测量,另一个人拉着队友保持稳定。碰到塔位点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也是悬崖峭壁的情况下,组员们边互相壮胆打气,不断提醒着“小心”。等到定塔结束,组员们拿出了自带的自热米饭和火腿肠,就着山间的泥土气息草草解决了午饭。

  坐下十几分钟后,便冷得双手通红,山间的冷风吹着早前汗湿的衣衫,真是“透心凉”。他们便忙不迭地下山,在险峻的湿滑路段,纷纷“放弃抵抗”——坐在地上,背靠大山,手脚并用,一点一点蹭着山壁滑下去,两只脚像是犁地一般,划出两条浅沟。他们将此戏称为“滑滑梯”,虽然费鞋费裤子,倒省些力气。

  下午四点左右,组员们带着一身的土腥味儿回到了下车点,回望雾气消散后的大山,他们不觉松了口气:“今天的任务算是顺利完成了!”

 “露营”在无人区

  “近来‘露营’经济走红,没想到我们终勘工作也赶上了一波潮流。”输电部主任余亮说。

  宁夏-湖南特高压±800千伏直流线路工程是江苏院建企以来,第一次需要在外露营的工程。终勘定位涉及24公里的无人区段,那里山险林密,冰天雪地,交通不便。组员们每次从下车点步行至选塔地就需要半天时间,组员们若从下车点步行至山脚下最长将需要7个小时。若再登山至塔位进行定位,直至下山走出无人区,要在一天时间内安全顺利地完成每日的任务,几乎没有可行性。所以,在中间路段驻扎营地,不仅可以刨除掉每日的往返时间,大大提高终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程组成员们的人身安全。

  就这样,无人区段的组员每人背着近40斤重的吃住行李,徒步5-6小时便在营地安下了家。“以天为庐地为盖的绿林豪客的武侠梦就这样被突然实现了,真是不可思议。”工程组成员王威、李殿亮等人显得有些兴奋。

  本次野外露营经过统筹安排,灵活采用大小帐篷相组合的方式,分三阶段3组进入,共计13天10夜。营地上,花花绿绿的热水瓶和简易的做饭锅具透露着组员们在此生活的信息。山里还下着雪,入夜气温低至零下5度,阴冷潮湿的山风狡猾地钻进帐篷,地面的湿气也如针尖般刺入骨髓,组员们经不住接连打了好几个冷颤,只得一再蜷缩了身子,睡袋是他们汲取温暖唯一的来源。夜间,他们的头脑被冻得异常清醒,没法儿立即入睡,便会你一言我一语地继续讨论着白天或第二日的工作,或者静静地在脑海中想念了会儿家中的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小儿,然后朦朦胧胧地睡去,隔天天一亮就又起身准备新一天的工作。

  在这个离不开手机的年代,工程组成员们被迫“失联”,他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将全部的身心投注勘察和方案设计。

  输电线路沿线的海拔普遍高于1200米,覆冰厚度最大达到40毫米,部分验冰区厚度甚至达到60-65毫米;大高差、大陡峭的塔位占比高达70%~80%。面对众多技术挑战,他们毫不退缩,而是跃跃欲试。

  工程组流传着两句话:“只要天气差,工程组就不出工”“但只要天气差,水文气象专业就一定要出工”。因为根据特高压的电压等级,需合理确定百年一遇的覆冰取值,才能保证工程安全。石军、程春龙等在雨雪天气多次前往沿线附近观冰站(点)、气象站搜集一手观冰数据,积极联系各级供电部门搜集附近线路运行情况、覆冰影像资料、覆冰事故分析报告,向沿线护林员、居民调查沿线覆冰情况,然后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计算,最后合理进行设计覆冰取值区划。工程组科学研判、通力协作,以“出水才看两腿泥”的韧劲儿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难”在项目始终

  “‘难’这一个字,贯穿了宁夏-湖南特高压±800千伏直流线路工程的始终。”测量部主任陈正宇说道。

  春节假期结束后,工程组的成员们陆续到岗,但老乡们还未返岗,组员们没法就餐,只得走进沿线的老乡家里借锅烧饭。“在这个外卖、快递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工程组竟然两次差点吃不上饭了。”工程组的后勤负责人高迎雁无奈笑道。

  工程组成员尹恒、赵纪倩、奚海波、王闯近日以料理的全过程对应覆冰设计的各个阶段来写作科普文章,估计也是电力工程师无奈变身厨子后的某种后遗症吧!

  是人就总会有意志脆弱之时,何况宁湖特高压工程组成员们面对的是一个从头“难”到尾的工程呢!破防的瞬间也许就在下山后突然感觉到的一阵刺痛,摊开手掌一看,原来是好几个树刺扎进了肉里;也可能是在攒足了一身的气力爬至半山腰,却突然发现前面无路可走,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也许是寂静的深夜突然抑制不住的对家人的思念,但因为没有信号,摁下了拨号键却没有回音……每到此时,生活的现实和无力会一瞬间击碎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拥抱大自然吧!它会给你一个答案,帮你重建一个更加坚定的自我。

  工程组成员们昂首立于大巴山山头,山风裹挟着李白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发问呼啸而来:“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他们将宁湖特高压工程组党员青年突击队的旗帜插在山头,山间的阳光打在旗帜上,那一抹红便活泛了整片山林,也照亮了组员们的热气腾腾的面颊。

  工程组成员们在无人区仰望茫茫星空,广阔浩宇寂静无声,沉心聆听来自心间的声音:“宁夏-湖南特高压±800千伏直流线路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之一,能够参与如此重大工程的建设,我很骄傲!”“我将所学用于实践,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奋斗书写人生!”

  宁湖特高压工程组结束终勘,大巴车载着组员们驶离安康。回望这一片山窝窝人家,回望雾气掩映下的大巴山山脉,组员们心底暗暗期待着一座座铁塔矗立巍峨山头的“实景图”!(徐书艳)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